比特从小怎么训练?
如果以人的大脑来计算,那么比特确实很小,一般只有1/8大脑那么大,但它也具有和大脑相当的电感率,可以感应外界的数字信号。
在刚开始时,比特确实是计算机的主宰,而人类只需输入0和1两个数字就可以让计算机完成复杂的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。随后,摩尔定律不断推动半导体技术发展,电脑的性能稳步提升,软件和人类的需求也紧跟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换代。多种力量迫使电脑更快速地处理各种信息,而这样就需要对原始的比特指令进行压缩处理。
压缩比特有两种方式
从某种角度来看,二进制压缩确实是一种“谎言”。事实上,人类使用1和0这个手段只能进行最低级、最简单的信息存储,信息的表示和传递其实都具有高度的特征性,如可以通过文字、语音、图像、动画、音乐、电影等方式来传递信息,这些比单纯的1和0具有更多的信息量。而二进制就是最低端、最简单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。
二进制压缩确实提高了计算机运行速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,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。由于二进制系统是精确的,可以精确到1/2或者更为精密的程度,但是它缺乏一种对于模糊性描述的能力,如用“蓝”这个字,在二进制下实际上应该是01100110011001110110010001100111,一共15位。而人完全可以接受“蓝”这个字时,只要知道有“蓝色”这个概念,有从黑色到紫色之间的过渡色,即表示可以满足需求,这样整个语言其实可以表达的更模糊。
而另一方面,人的视觉、听觉等感觉器官对于具体的事件、情景等的感受和认知,是存在着非常多的模糊性,各种颜色、声音、气味、味道、触感、温度、方位和运动速度等等,人对这些感受的精度都非常低。而且由于人一般只能感受到两个极值,如最冷和最热、最大和最小时,人对于中度的感受是比较模糊的。
人类似乎更喜欢模糊的概念
人类的语言更像是个模糊集合,例如“美丽”这个词,究竟多美才算美丽,完全由说这个词的人决定,可以是一般的美,也可以是非常的美。而二进制却不同,答案是可以定量计算的,0和1 就是美丽或不美丽,有或没有。
其实人类的智能过程一般也是以模糊集合为基础,可以测量、验证答案的智能过程。如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才,可以观察这个人的思维能力、创造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、感知能力、想象能力、推理和思维能力等等,不同人在不同的领域总会有所长处,这个评估过程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,也就是由于人类智能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,人类对于智能决策的结果接受度较高,也使得人类社会更容易走向发达。
如果仅以0和1作为智能决策标准,则很难让各个民族都接受,如一些民族是崇尚鬼神的,那么在电脑面前摆个香案,烧点紙钱就显得十分有必要。